July 14, 2006 -- 规律的运动有助于大肠癌病患存活者对抗病魔!
最新研究指出,接受大肠癌治疗的患者,藉由规律的运动(象是步行),能降低癌症复发的机率,并提高其存活率约50%。
达那-法柏癌症研究治疗中心研究员Jeffrey Meyerhardt医师于新闻稿中指出,我们从先前的研究得知,规律的运动能降低大肠癌恶化的风险,但直至现在,少有研究探讨对接受大肠癌治疗的患者而言,运动对存活率影响为何。
在两项研究对象各自为不同之大肠癌病患存活者的研究都显示,接受大肠癌完整疗程后的患者中,相较于没有规律运动者,有规律运动者的存活机率较高,且在治疗后有6至12个月完全没有再发现癌细胞的状况。
同时也是波士顿哈佛医学院医学助教的Meyerhardt医师表示,为降低大肠癌在治疗后复发,也为整体健康的理由,规律运动对大肠癌病患存活者而言是值得考量的好选项。
这两项研究都排定于8月1日出刊的《临床肿瘤学期刊》发表。
【大肠癌治疗后的运动量】
在第一项研究中,研究员追踪832名有著未期(第三期)大肠癌的患者,都作过手术且后续有接受化疗。
研究显示,在接受完整疗程后六个月,那些有规律运动的患者,他(她)们运动量等同于以每小时2至2.9英里的速度步行六个小时或以上,相较于活动量较少的人,存活率几乎要高出50%。
第二项研究追踪573名参与哈佛护理健康研究的人,这些人被诊断出罹患初期至末期的大肠癌;在治疗后六个月,研究人员发现已经在确诊后增加运动量的人,相较于那些仍然不太运动的人,会因大肠癌或其它病因而病逝的风险降低50%。
Meyerhardt医师表示,事实上,两组不同的资料产生出如此相近的结果,更加强化我们对研究发现正确度之信心;反而是在确诊前所做的运动量,并未影响治疗的结果,重要的是在接受标准疗程之后所做的运动,才是影响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