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drs.com】July 23, 2010 -- 肠躁症(IBS)的病灶可能在脑部,而不是在心里。 IBS患者倾向于受焦虑与忧郁所苦,但是他们已经厌倦听到他们的腹泻、便秘以及/或是疼痛症状是源自于他们的心里。 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生理学与精神学教授Emeran Mayer医师表示,有证据显示,他们的根本问题在于脑部结构。 Mayer医师在新闻稿中表示,发现脑部结构的改变,显示IBS是「有机的」组成,且支持脑部与肠胃道异常有关的概念。这项发现排除了IBS症状是不真实的,且只是「精神性」的想法。这些发现也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IBS。 Mayer医师、David A. Seminowicz博士以及UCLA、还有加拿大McGill大学的同事们,使用精密的扫描仪器比较55位罹患中度IBS女性与48位年龄相符之健康女性的脑部解剖构造。 结果发现,灰质变薄了,这是脑部富含神经元的一个部分,是脑部的特定区域。受影响的区域包括: * 抑制了脑部的觉醒系统。IBS患者倾向于对肠胃症状过度敏感(且过度警觉)。 * 控制情绪。与症状有关的担忧以及无效的处理策略,在慢性疼痛症候群上扮演重要角色。 * 疼痛控制。脑部这个区域变薄,只出现于列出疼痛是他们最困扰IBS症状的病患。 重要的是,与焦虑及忧郁有关的脑部区域,在IBS患者与没有IBS但焦虑或忧郁患者之间是没有差异的。 根据这些发现,Seminowicz博士与同事们表示,这指出了IBS与慢性疼痛症候群,例如纤维肌痛症之间的差异。 在慢性疼痛症候群中,神经持续地传输疼痛讯号给大脑。但是在IBS,脑部本身似乎会放大来自肠胃道的讯号。 研究者们表示,未来的研究应该针对IBS患者家族成员进行观察,如果他们遗传了相同的脑部结构,是否会增加发生IBS的风险。如果会,研究可能展现出与IBS相关的基因部份,而指引出新的治疗方向。 这项研究发表于7月号的肠胃医学期刊(Th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