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耳垢太多是好事? |
|
Aug. 29, 2008 -- 身体是一个神奇的机制,想想曾经很卑微、大家都想要去除的耳垢,现在,我们知道耳垢是有功用的了。
把它想象成你汽车里的汽油,但你不必定期更换;耳垢是耳腔内的腺体分泌物、脱落的皮肤细胞、以及一些头发的混合物,它担任清洁的工作,也会保护并润滑耳腔敏感的部位。
通常,过多的耳垢不需任何刺激,只要你的下颌运动,就可以从耳朵流出来,这就是可以清除一些的时候,但是建议你不要刻意去找耳垢,只要在它自己浮现时清除掉就好。
因此,虽然耳垢的本质好,但是太多会引起问题。
美国耳鼻喉科医学会--头颈外科基金会发布全国性的指南,帮助临床工作者认清耳垢的累积、发现清除耳垢的最佳方法、以及处理有耳垢问题的患者;该指南不适用于耳垢阻塞相关特定疾病,例如耳朵皮肤病。
耳垢(earwax)的临床名词是cerumen。
主导指南发展特别小组的Richard Rosenfeld医师于新闻稿评论中表示,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千2百万人因为耳朵阻塞或耳垢过多而寻求医学治疗。
他表示,医疗保健专家每年几乎做8百万件清除耳垢的手术,Rosenfeld医生表示,研发实用的临床指南,让医师了解介入疗法的益处和害处,这是很重要的。
提出指南的专案小组来自一群听力学、家庭医学、老人医学、内科、护理、外科医生、以及小儿科专家。
以下是指南中的某些重点:
* 专案小组强烈地建议,医生应该在耳垢引起症状或要检查时「治疗」。
耳垢太多时的症状:
* 痛,耳朵痒、耳鸣,或者听力丧失。
专家怎么去除它?有种方式是冲洗,轻轻地让水将多余的耳垢洗出来。
* 指南中也建议,医生要养成询问患者耳垢病史的习惯。
* 建议戴助听器的人定期接受耳垢阻塞检查,这有助于维护助听器的功能,降低对助听器损伤的风险。
* 「强烈建议」大家不要用棉花棒或耳烛自己清除耳垢。
* 建议耳垢阻塞的高危险群,每6到12个月定期接受检查清除。
在现有的建议中,专案小组的主导者Peter Roland医师表示,耳垢阻塞的并发症是痛且持续的,包括感染和听力丧失;他补充,期待这些指南会给临床工作者所需的工具,让他们及早察觉问题,避免严重的后果。
指南将刊载于九月号的耳鼻喉-头颈外科(Otolaryn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期刊上。
|
|
最后修改日期: 2008/9/8 上午 08:56:00
|
相关医疗新闻:
.喝咖啡帮助避免耳鸣
.你能听见我的声音吗?
.糖尿病可能会损坏听力
.助听器只有在戴的时候有效
.耳垢及体味与乳癌有关?
》更多相关医疗新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