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3, 2008 -- 幼小的孩子做恶梦的次数可能比想象中的要少。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大多数孩子的恶梦可能与孩子本身的个性特征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学龄前儿童的父母表示,他们的孩子”几乎没有”或”有时候”会做恶梦,而少于4%的父母表示孩子”经常”或是”总是”做恶梦。
这项调查也显示,经常做恶梦的孩子较有可能被他们的父母认为个性焦虑不安或喜怒无常。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研究显示经常做恶梦的年幼孩子,就象是经常做恶梦的成人一样,通常是因为经常遭受困扰或是其它情绪问题。
【恶梦与个性特征有关】
在这项发表于睡眠期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987位小朋友的父母,在这些小朋友29个月、41个月、50个月以及5岁与6岁的时候,父母被问到有关于他们孩子做恶梦的频率,不过并没有评估这些恶梦是否真的造成孩子半夜惊醒。
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少于4%的孩子经常或是总是做恶梦。
研究人员发现,具有容易做恶梦的风险因素的孩子,共有的普遍特性通常早在5个月大时就会出现,举例来说,容易做恶梦的孩子︰
* 较有可能在5-17个月大的时候,就被他们母亲认为是个性急躁、喜怒无常。
* 较有可能在5-17个月大的时候,在白天从不休息。
* 较有可能在17个月大时,个性焦虑不安而且难以安抚。
保护因素包括父母在孩子从恶梦中醒来之后,给予情绪上的安抚。
研究人员蒙特娄大学Valerie Simard理科硕士表示,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仔细对准年幼小孩早期的焦虑症状,可能预防小孩做恶梦以及其它情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