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8岁的高中生曾有腹泻、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情况,升上高三后情况更为严重,另一位36岁女性有便秘困扰,须长期使用软便剂,不然就会腹胀不适,直到排便后才得以缓解,两人经多项检查都找不出原因,最后诊断是肠躁症,也就是大肠激躁症。 彰滨秀传纪念医院肝胆胃肠科主治医师陈忠宏表示,肠躁症是一种功能性的胃肠障碍,主要症状为腹痛(疼痛在解完大便后会缓解)、腹胀、腹泻、便秘,或是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排便有黏液状物、排便困难、解不干净的感觉、解了又想解、排便急迫、肛门口有异物感等。 门诊中有类似困扰的人不少,患者在X光检查下,不管一天上大号好几次,或是便秘的患者,影像大都呈现满肚子大便的情形;怀疑自己有肠躁症的人,最好先到医院找肠胃科医师做检查,如果做过各种检查却找不到原因,就可能是得了肠躁症。 而只要「持续6个月」、「反覆腹痛不适每月至少3天」、「排便习惯改变、粪便形状改变、解便后症状缓解」就可积极治疗,由于目前不清楚肠躁症的发生原因,因此以药物缓解为主,但「压力」被认为是诱发主因,所以,确认没有身体病变、用药没改善时,可以请身心科医师诊治或尝试其它非药物治疗。 陈忠宏指出,肠躁症和大肠癌或其它肠病变的症状往往不易区别,若是年龄超过50岁、有大肠癌家族史、出现血便、贫血、体重减轻、腹部肿块、最近排便习惯改变等警讯,即可能不只是肠躁症,须进一步接受大便潜血反应检查、大肠X光摄影、大肠镜检查,以诊断是否为大肠癌或其它肠病变。 肠躁症的预后相当良好,病人除了身体不舒服之外,并不会影响健康,建议患者可改变饮食、正常作息、服用药物等多管齐下来改善,如规律运动、放松、冥想、瑜伽、充足睡眠、参加支持性团体,都是不错的改善方法。  我要网络挂号 →彰滨秀传纪念医院-肠胃内科 我要在线咨询 →肝胆胃肠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