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县一名70多岁老翁,家中务农,长期有排尿困难问题,由于症状不严重,也未出现血尿等特殊状况,以为是摄护腺肥大,日前因排尿问题严重到影响生活质量而就医,经医师评估进行摄护腺刮除手术,术后病理切片意外发现已罹患摄护癌初期。由于患者高龄,于体力和抵抗力等各方面都将影响治疗方式,经治疗团队评估后,采用影像导航放射治疗(IGRT),大幅降低治疗副作用,期间患者仍能照常扛著锄头下田工作。 光田综合医院放射肿瘤科王铭志主任表示,摄护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泌尿道肿瘤,近年来一直高居国内男性癌症死因前10名;其致病因素与年龄、种族因素、家族史、饮食习惯等有关,大部份早期摄护腺癌的病人并没有症状,多等到有局部侵犯或远端转移时,才会有频尿、尿急、夜尿、解尿解不干净等症状,也可能引发血尿现象。 早期摄护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密切观察、根除性摄护腺手术或放射线治疗;王铭志指出,传统放射治疗的照射的强度和位置固定,但摄护腺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肠子蠕动时连带会让病灶有位移的情形,因此有时放射治疗就会照射到部分周边的膀胱或直肠等器官,使患者出现小便疼痛、直肠出血等副作用。 透过IGRT,医疗团队能在每次治疗前透过高阶影像设备撷取即时体内影像,再次修正因器官位移或患者移动造成的误差,提高治疗的精准度,避免伤及无辜的正常组织,也能为癌症患者量身打造治疗计画,对于年纪大、开刀有风险的病患,也提供了另一项治疗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