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交替,空气干燥,小心异位性皮肤炎发作!据统计,国内约有一成二至一成三的民众深受异位性皮肤炎困扰,婴幼儿则有百分之六点七的发生率,皮肤科医师建议,民众除了避免接触环境中的过敏原外,日常保湿工作也要加强,而临床上,有不少学童是因压力发病,因此家长要多重视小朋友的压力调适问题。
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易发生在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慢性、搔痒性皮肤病变,此症除了皮肤表面的变化外,另一大特征就是痒,每逢季节替换、环境变化及外物刺激会造成「痒感」,而导致搔抓,搔抓引起疹子,起疹又导致痒,一再的痒、抓、起疹,恶性循环不易痊愈。
长庚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翁雯柔表示,湿度、温度变化皆剧烈的秋季,是最容易引发异位性皮肤炎恶化的时期,除了服用抗组织胺药物、或涂抹类固醇药膏等药物治疗外,民众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保养、保湿工作也不可忽视。
翁雯柔指出,除了尽量不要在家中摆设地毯、窗帘、绒毛布偶等物品,以避免增加接触灰尘、尘蹒、皮屑等过敏原外,最好也善用空调设备,象是冷气机或是增湿机,控制温、湿度,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另外,洗澡水温不要太高,一洗完澡,最好立即涂抹乳液保湿。
在保湿用品选择方面,由于异位性皮肤炎的特性是缺水也缺油,因此最好能够选购以表皮油脂成分为主的产品,但不建议选择婴儿油或是绵羊油,因为这些产品不含水份,对皮肤太干燥的患者,反而可能会越擦越痒。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压力也是造成异位性皮肤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适逢开学、或期末考期间,临床诊疗上都可以见到不少学童因压力而发病,因此除了关注季节变换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外,也要适度调整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