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2例肠病毒重症确定病例,经治疗已康复,暑假将至,提醒家长留意孩童健康,并落实正确勤洗手 疾病管制署公布国内新增2例肠病毒重症确定病例,为南部女婴与北部男婴,发病年龄均为2岁以下,分别于6月6日、6月11日发病,因陆续出现发烧、肌抽跃等情形就医,并由医院通报采检。经检验及审查,其中南部女婴确认为伊科5型肠病毒重症,北部男婴确认为克沙奇A6型肠病毒重症,所幸2名个案经治疗后均已康复,目前健康情形良好。 疾管署表示,卫生单位调查,南部女婴平时由家人照顾,同住家人中,6岁姊姊与个案同日出现发烧,经就医后已康复,个案姊姊就读的幼儿园目前无人有疑似肠病毒症状。北部男婴活动史为住家及托婴中心,母亲曾在个案发病前一周出现感冒症状,无法排除因家庭接触者或托婴中心接触者导致个案发病之风险,另该托婴中心曾于6月12日至13日共通报3名肠病毒感染幼童(含本个案),并于6月13日至20日停课;卫生单位已加强2例个案家庭肠病毒相关卫教及环境消毒方法。 近期国内肠病毒疫情持续上升,上周(6月18日至6月24日)全国门、急诊就诊人次为9,045人次,逐渐接近流行阈值(11,000人次)。监测资料显示,国内今年截至目前共检出20例肠病毒71型轻症个案,社区中仍有肠病毒71型活动。今年累计4例肠病毒重症确定病例,分别为2例克沙奇A6型,克沙奇A2型及伊科5型各1例;去年共33例,其中23例为肠病毒71型(含1例死亡),克沙奇A4型、A6型、B3型各2例,克沙奇A2型、A5型、B4型与伊科18型各1例。邻近国家中国大陆、韩国、日本、泰国、香港与越南手足口病疫情持续上升,其中日本及越南高于去年同期;中国大陆病例之病毒型别以肠病毒71型为多,约占5成。 肠病毒的传染力极强,主要由肠胃道或呼吸道传染,也可由接触病患皮肤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传染,正确勤洗手是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暑假即将到来,疾管署提醒,放假期间孩童如出入人口密集、互动频繁的场所(如安亲班、室内儿童乐园),返家或进食前需确实洗手,以降低感染风险。大人工作返家则务必先更衣,搂抱、餵食婴幼儿前,亦应以肥皂正确洗手。 此外,肠病毒重症病程发展快速,5岁以下婴幼儿为重症高危险群,若家中婴幼儿经医师诊断感染肠病毒时,应在家休息并避免与其它幼儿接触,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机会。一旦发现婴幼儿出现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肌抽跃(无故惊吓或突然间全身肌肉收缩)、持续呕吐与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征,请尽速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相关信息可至疾管署全球信息网(http://www.cdc.gov.tw),或拨打免付费防疫专线1922(或0800-001922)洽询。 资料来源:疾病管制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