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每6名孕妇中,就有1人是乙型链球菌带菌者,虽然临床上绝大多数带菌孕妇不会有症状,但偶尔会导致严重的新生儿感染问题,例如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小儿科医师提醒,国民健康署自101年起已全面补助所有孕妇接受乙型链球菌筛检,提醒孕妇在怀孕第35至37周时,务必接受筛检,以减少新生儿感染机会。 一名出生7天的小男婴,于妈妈坐月子期间发现有发烧现象,当时合并有呼吸急促、食慾差及活力下降情况,甚至出现四肢抽搐、意识丧失等痉挛情况,经送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小儿科门诊求诊,发现小婴儿已有疑似新生儿败血症情况,因此立即转往新生儿加护病房接受检查与治疗。 经腰椎穿刺检查后发现疑似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感染,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及抗癫痫药物后,男婴体温渐趋稳定,痉挛状况也逐渐改善,后续的血液培养报告及脑脊髓液培养报告都证实是乙型链球菌感染,造成细菌性脑膜脑炎及败血症的情况,因此让小婴儿接受至少3周完整的抗生素治疗疗程。 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小儿科主治医师杜戎珏表示,乙型链球菌又称为B型链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一种,乙型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肠内菌,多存在于女性的泌尿及生殖系统,国内每6名孕妇就有1名是带菌者,临床上绝大多数的带菌孕妇不会有症状,但是偶尔会导致严重的新生儿感染问题。 乙型链球菌感染造成脑膜炎的新生儿,即使在接受完整治疗后,也常留下如听力/视力受损、学习障碍、运动障碍或脑性麻痹等后遗症,往往需要长期的医疗照护及早期疗育复健,呼吁孕妇于怀孕的第35至37周时,接受乙型链球菌筛检,若筛检为阳性者及时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可大幅减少新生儿感染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