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反覆疼痛是重要警讯,腹部疼痛更可能潜藏沈默杀手。一名55岁女性患者上腹部反覆疼痛,误以为胃部宿疾,直到最近痛到昏厥就医,才发现是胆结石作祟,幸运的是,还意外查出肝硬化征兆,目前固定服药控制,已能控制恶化速度。 这名病患因胃酸过高、腹部闷痛困扰数十年,持续1个月针刺般的阵痛反覆发作,让她冷汗直冒,吃胃药、求医都无法改善,直到痛昏被送到台中慈济医院急诊,才查出疼痛是胆囊多颗结石引起,另外原本的B型肝炎则已演变成肝硬化。 肝胆肠胃科林忠义医师指出,胆结石病患急性疼痛发作会发烧、起寒颤,上腹部反覆疼痛,应尽快找医师诊治,推测患者是胆汁郁积致肠内细菌逆流增生,长期累积成胆囊结石,于是会诊一般外科,以腹腔镜摘除胆囊,摘除胆囊后,患者未来饮食要注意清淡,以免影响消化。 林忠义表示,胃、胆、十二指肠的位置十分接近,多数人会误以为上腹部疼痛是胃痛,这名患者家族有肝炎病史,由于胆结石意外发现原本的B型肝炎忽略定期追踪,已有肝硬化征兆,所幸靠著服药控制,减缓恶化。 肝病是国病,B型肝炎和C型肝炎带原者如果没有做好定期追踪,容易从肝炎演变成肝硬化、肝癌;林忠义提醒,慢性肝炎病患每6个月要做超音波并抽血检查肝功能,肝硬化病患则是每3个月要照超音波追踪。 如果病患的超音波检查发现有脾肿大或胃镜发现有食道静脉瘤,健保都提供终身治疗补助,病患只要定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就能延缓病程进展到末期肝硬化,也能降低肝硬化转变为肝癌的机会。 资料来源:http://www.24drs.com/Daily/article.asp?x_no=7774&pag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