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人人爱,但是你知道上面有多少细菌吗?消基会针对市面流通的钞票,进行表面代表性细菌检测,虽然所有钞票皆未检出大肠杆菌,但有七成五的样品被检出含有金黄葡萄球菌,其中有一件样品每100平方公分钞票上的细菌量甚至大于1,000,000株以上,消基会呼吁民众不要忽视钞票上的细菌危机,加强洗手观念,以避免疾病上身。
由于国情不同,比起欧美国家,我们使用纸钞的机会多很多,因此钞票的公共卫生问题值得加以重视,为了了解钞票到底有多髒,消基会选择市面上流通广泛的百元钞票为检测对象,于传统市场摊位、面包店、饮品店及餐食店(摊)等,以一千元消费后找回的其中一张百元钞为样品,共计采得12件进行检测。
结果发现,12件样品平均的菌数介于100,000至1,000,000 CFU(菌落形成单位)之间,其中更有一件样品每100平方公分钞票上的细菌数量大于1,000,000株以上;此外,检出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样品数更高达七成五,但所有样品都没有检出另一种病原菌大肠杆菌。
消基会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许多食物中毒的肇因元凶,会造成呕吐、恶心、腹泻、腹痛等,同时可能造成脓疡、各式化脓性感染,如心内膜炎和骨髓炎、中毒性休克症候群等,对健康威胁甚大;由于比其它细菌耐干燥,在纸钞上比大肠杆菌更容易存活,因此纸钞上的卫生必须注意此菌的污染。
虽然财政单位已针对千元及五百元钞票进行更新,但流通频繁的百元钞票髒旧的情况亦不容轻忽,消基会除呼吁民众平时应养成良好使用习惯,以维持钞票清洁,也吁请财政单位汰换髒旧的钞票,别让钞票成为微生物栖息的温床;同时也提醒消费大众,接触纸钞后要用肥皂洗手,方可接触食物及可能感染的伤口或其它易感染部位,以避免疾病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