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出现今年首例肠病毒71型重症病例,卫生署疾病管制局指出,新竹县一名1岁3个月大男童于7月中旬因持续发烧、呕吐、活动力及食慾变差就医,住院治疗病况仍持续恶化,目前处于昏迷状态,病况仍属危急;由于肠病毒71型的致病力较高,目前肠病毒疫情虽平缓,但仍属流行期,民众仍要注意防范。
疾管局于7月20日接获一起疑似肠病毒并发重症通报个案,新竹县的1岁3个月男童,于7月中发病,住院后突然发生呼吸短促、发绀、抽搐与肺水肿等症状,转入小儿加护病房治疗,目前处于昏迷状态,病况危急,经采检后证实感染了肠病毒71型。
疾管局指出,肠病毒71型的致病力较高,感染后发烧时间常超过3天,体温可超过39℃。患者几乎都有手足口症状,在手部、足部、口腔内等部位出现针头大小红点的疹子(水泡),容易有中枢神经并发症,如嗜睡、持续呕吐、肌跃型抽搐(类似惊吓的全身性肢体抽动)、意识不清等。
根据疾管局监视资料,肠病毒71型于94年流行后,截至今年7月止,其流行程度甚低,故去年至今年的重症疫情不像往年严重,但由于目前仍是肠病毒流行期,虽然疫情平缓,民众还是要注意防范,尤其婴幼童(尤其3岁以下)感染肠病毒后,并发严重症状的机率较高,不可轻忽。
据统计,今年截至8月2日止,肠病毒重症确定病例共2例,其中一例为感染伊科病毒第6型的新生儿死亡个案,去年同期则有8例确定病例,肠病毒70型个案有2例,无死亡病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