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进入肠病毒高峰期 医师呼吁勤洗手保健康 |
|
随著温度逐渐上升,卫生署疾病管制局评估,今年肠病毒疫情将于六月底进入高峰期,而光田综合医院小儿科门诊从五月至今也增加了近五倍的肠病毒病例,其中又以咽峡炎为大宗,要杜绝肠病毒,医师呼吁幼童力行「湿、搓、冲、捧、擦」的正确洗手方法并勤洗手,家长自身也别忘了要勤洗手,尤其外出返家后最好先洗手再抱小孩,以免让自己也成为肠病毒的传播媒介。
光田综合医院小儿科医师李昭仪表示,从五月下旬开始,幼童罹患肠病毒的病例明显增加,主要以咽峡炎为主,年龄从六个月大婴儿到十岁幼童都有,症状为发烧、口腔内上颚处出现水泡、破皮,进而溃疡发炎等,且有不少幼童因为口腔溃疡发炎肿痛无法进食而必须住院观察。
李昭仪指出,由于肠病毒主要藉囗鼻分泌物、飞沫及接触等途径传染,家中若有幼童感染肠病毒,应与其它年龄较低的小孩隔离,以免相互传染,像这一波住院治疗的病童中,就有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四个堂兄弟姐妹,相互感染而住院观察治疗;而幼稚园及托儿所学童接触频繁亦是主要传染来源,患童最好请假在家休养一周。
肠病毒多发生于十岁以下小孩,其标准症状为口腔后部咽喉处、手掌、脚掌或肛门周围出现红肿水泡,又称为「手口足病」或「咽峡炎」,严重者会引发脑脊髓炎、肺水肿、心肌炎等肠病毒重症,尤其三岁以下幼童抵抗力弱更需严防重症;若发现家中小朋友出现持续性发烧、食慾不振、口腔溃疡、嗜睡、抽搐、意识不清、手脚无力或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即应尽早就医。
此外,肠病毒型别很多,家长切勿以为感染过即可有抗体而过于轻忽,建议在这波肠病毒流行期,务必教会孩童正确的洗手,并注意家中环境卫生,而小朋友最常接触的玩具亦可能是病毒传播的媒介,建议可将家中玩具清洗并放置太阳下曝晒,藉紫外线降低肠病毒的活性,并让幼童远离夏日健康黑客的威胁。
|
国际厚生健康园区编辑群
编辑: 纪秉莹
|
最后修改日期: 2007/6/21 下午 02:15:00
|
|
相关医疗新闻:
.夏日杀手─肠病毒
.北市明元月起提供二至六岁原住民幼童免费A肝疫苗接种
.幼儿打B型嗜血杆菌疫苗 可以有效降低猝死
.造型磁铁小孩爱 尺寸小 消基会:有误食危险
.心肌炎误以为是感冒 延误就医恐危及生命
》更多相关医疗新闻...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