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吹起清淡饮食风,「破布子」因具有解毒、解热,增加抵抗力等功效,加上独特乡土风味而大受主妇欢迎,一名50岁妇女却因每天将破布子当零食吃,形成多颗大小不一的胃粪石,散布在胃及肠道而造成肠阻塞的病例,还好及时开刀取出,让妇人如释重负。
宝建医院肠胃外科廖盈智医师指出,吃腻了山珍海味、大鱼大肉,民间吹起「古早味」的流行风。据这位妇女描述,听说破布子不但可解毒、解热,去子水煮后的胶状物还有开脾健胃之效,加上口感极佳,令人吃了还想再吃。日前因经常腹痛及呕吐才前往医院,经胃镜检查后发现胃出口处有几团大小异物,不但堵塞住胃出口,连小肠都是,最大的有5公分。因无法排出,才会经常造成腹部剧痛及呕吐的情况出现。
医师利用内视镜异物夹,深入胃中小心翼翼的将数棵小胃粪石取出,但大颗的粪石最后仍然得靠开刀才取出,至于阻塞在肠子的粪石,医师则费尽心力的从小肠推挤到大肠,让它自然排出。
廖盈智说,破布子经水煮后所留下的胶状物是黏性很高的物质,在胃中不易被消化,尤其平日肠胃就不好的人,亦不易被排出,所以在胃中停留时间会比较久,在胃中的破布子就像胶水一样,会把其它食物黏在一起而形成一团,如卡在胃中无法自行排出会越黏越大,排入肠道可能引起肠子阻塞。
当然这跟个人的胃酸减少、胃肠道蠕动异常,与咀嚼不好等问题也有相当关系。严重则会导致消化性溃疡,或是幽门阻塞,甚至发生穿孔与腹膜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得接受开刀手术。
医师提醒,类似肠阻塞病例屡见不鲜,其中还包括香菇、紫菜、柿子等都可能引起。民众要注意自己的健康,东西不要食用过量,多喝水,若有身体不适,还是应找专科医师诊断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