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南部地区紫外线指数已达危险级,也让不少民众『热』出病!屏东宝建医院近日就接获许多民众因敌不过高温,除了晒伤外也产生头昏眼花、虚弱、不适、恶心、呕吐、头痛或肌肉痛等症状,纷纷上医院求诊。
宝建医院新陈代谢科曾竞锋医师指出:最近门诊接获出现「热病」的病例,大都从事户外工作或到海边游玩,造成晒伤、热疲劳、热痉挛、甚至热昏厥、热休克(中暑)等症状,经医师诊断后发现大都是引发「热疲劳」。
医师呼吁,长时间曝露在大太阳底下,如觉得身体不适,汗流不停、但是身体发冷、皮肤发黏、脸色苍白、脉搏微弱等现象,应立即找阴凉的地方休息,并补充水份和盐份,以免引起休克而危及性命。
曾竞锋医师说:温度越高民众出现中暑的病例就会增多,而中暑又分为有典型及异常中暑。典型中暑,主要发生在夏季热浪时,因为体外热量的累积和体内热量不易散失。患者主要因为没有冷气设备,又患有心血管疾病,年老或是服用反副交感神经生理作用的药物所引起。而异常中暑主要发生在剧烈运动后的年轻人身上。
在潮湿,闷热环境下耗尽体力劳动下的人最容易发生异常中暑。异常中暑与典型中暑在临床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它们的症状与治疗都是一样的。
宝建医院曾竞锋医师建议民众:曝晒大太阳底下,最好戴帽子及事先抹上防晒油以防晒伤,当气温达到33度以上时,是最容易引起中暑。如果感觉头痛,头昏眼花,虚弱或视力模糊等症状,就极有可能是发生了中暑。而它主要预防还是多休息以及多喝水。
当然如果每天能在有冷气的环境中逗留两小时,加以散热、降温,有助降低中暑的发病率。而万一休息后仍觉得头昏眼花、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甚至昏厥,还是得赶紧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