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台湾每年有超过六万人因骨质疏松症导致脊椎骨折,65岁老人脊椎骨折发生率,男性8人中有1人,女性5人中有1人,比率不低,许多长期饱受脊椎骨折之苦的中老年患者现在有了新的选择--「骨水泥灌浆术」。
国仁医院骨外科主治医师林政锋表示,脊椎骨折患者常常好发于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这种骨质疏松又以老人为最,以往治疗压迫性脊椎骨折,不外乎是卧床休息、吃止痛药、穿背架支撑或接受全身麻醉手术,以钢钉固定,除了治疗的痛苦之外,长期吃止痛药,也会容易造成肠胃和肾脏病变,对于老人而言,无疑为一大苦事。
林政锋指出,屏东国仁医院目前已为20位平均72岁的阿公、阿嬷施行灌浆新技术,复原情形良好。
林政锋进一步指出,这种「骨水泥灌浆术」的水泥并不是真的水泥,它的成份是甲基丙烯酸脂聚合物,类似压克力材质,病人俯卧,先以X光定出椎茎位置,并在皮肤上以笔划上记号,施行局部和静脉内麻醉后,以灌注器的穿刺针导管,在X光的导引下,放入定点,一般而言,病患在接受手术后,可以减轻80%至90%的疼痛,解决了传统治疗的缺点。
林政锋强调,「骨水泥灌浆术」不仅让病患得到更好的医疗,也让医师多了一项治疗的选择,但是在进行「骨水泥灌浆术」前,必须经有经验的神经外科、神经放射科与骨科医师诊断、评估与执行,以免还没达到效果,就出现并发症。
|